西海全媒体记者在西路军红军小学校史馆直播。 ·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2月20日,西海全媒体直播团队来到位于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查汗都斯乡红光村的循化西路红军革命旧址,开启“青海文物的前世今生·红色印记”系列直播,带领广大网友瞻仰革命文物,寻找刻印在砖雕上的红军符号,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这里为什么叫红光村?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文体旅游局工作人员韩桂兰介绍,1939年被俘虏的400余名西路军指战员来到这里,在这片土地上建房、开垦、铺路、挖渠、修桥,形成了一个真正的村庄。为缅怀在中国革命斗争事业中英勇献身的西路军烈士,1987年4月,青海省人民政府将这里更名为“红光”,寓意“红军精神,光照千秋”。2014年,这里被命名为“海东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指着一面以浮雕形式呈现的巨大墙壁,韩桂兰说,这是西路军行走路线示意图,80多年前,人数约为中国工农红军五分之二的一支精锐部队,就在这条走廊间穿行。 驻足在一处名为“红军庄廓”的建筑前,韩桂兰介绍,这是按照1比1的比例复原的住宅,由当年被俘的西路军将士与撒拉族群众共同开垦、挖渠、建房,7年间修建住宅60多处。所有民房一律建成西房5间,蕴含了红五星之“五”和西路军之“西”;所有院落的大门都设计成坐南朝北,暗指西路军战士北上抗日的革命信念。
直播现场。 跟随韩桂兰的指引,我们来到一座以“军民一家亲”为主题的雕塑前。左边一名女战士在砖块上雕刻五角星,脚边的砖块上刻有五角星、“工”字等图案。位于屋脊上的人,在使用刻有红五星的砖块。右边是一名撒拉族女性,她从水桶里舀水,传递给劳作的红军战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