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播36集,年度热播大戏《琅琊榜之风起长林》的剧情掀起一波又一波高潮,不负众望,继2015年《琅琊榜》之后再度引起全民热议,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作品。除了黄晓明和刘昊然之外,剧中还有一位引人瞩目的灵魂角色——孙淳饰演的长林王萧庭生,看着眼前这位忠厚仁义、精忠报国的老王爷,实在很难与之前《辛亥革命》及《走向共和》里的“大反派”袁世凯联系到一起。能把性格反差如此之大的两个人物都演绎得惟妙惟肖,孙淳演技果然精湛。 通常在影视界,对于有实力有演技的演员,观众会称他们为“一戏一格”,即每一部戏都有不一样的风格。在孙淳过往所扮演的角色中,有冷峻军人、浪漫情人、革命殉道者,也有黑帮头目、乱世枭雄,每一次的演绎都会让人觉得,这就是角色本身,而且丝毫不会串戏。不仅戏路宽广,而且演什么像什么,表演艺术家孙淳,在剧迷心目中早已做到了“千戏千面”。 从拒绝到理解,袁世凯是孙淳的演艺态度 “孙淳之后再无袁世凯”,无疑是对孙淳演技的极大肯定。综艺节目《演员的诞生》中章子怡曾多次强调:只有认可、相信你所饰演的人物才能把他演好。其实一开始,孙淳对袁世凯并无好感,甚至有些抵触,因为这个角色无论内心还是外形,都与他本人有着强烈反差。外形上就不用说了,孙淳面容俊朗,跟历史书上那个相貌不佳的袁世凯相去甚远;而且袁世凯政治投机者般的厚黑和警觉,也与性情简单纯粹的他差距颇大。孙淳曾在采访中说,“要演绎这个角色等于抹平我的长项,夸大了我的弱项去演,这是个特别痛苦的过程。” 但是,在后来研读剧本与查阅史料的过程中,随着对这个人物的逐渐了解,孙淳走进了袁世凯的内心世界里,对这个角色产生了创作的冲动。为了演“活”袁世凯,孙淳做出了很多让自己痛苦的改变,除了要在眼神、表情、动作、说话方式上,不断贴合袁世凯的狡黠和野心之外,在外形上也要更加接近--放弃多年来对身材的苛刻要求,大幅增重高达三十斤。为了《走向共和》这部作品,这个一日三餐都有固定食谱的精致男人,竟然变成一个被妻子打趣“胖得后脑勺都起褶子”的粗汉,不仅需要承受心理上的压力与不适,更要忍受骤然增重对身体带来的严重损伤。 好在一切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该剧播出后,孙淳饰演的袁世凯大获好评。濮存昕遇到他时,就说了一句话:“淳子,里程碑啊!”在《走向共和》后,电影《辛亥革命》再度邀请孙淳出演袁世凯,虽然时隔8年,相比起《走向共和》时有一定的阅历优势,但他仍然毫不犹豫地做出了与8年前一样的选择,再次改变自己以靠近这个人物。两度演绎袁世凯,孙淳用精湛的演技改变了以往影视作品中袁世凯狡诈、窃国者的固有形象,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政治抱负的乱世枭雄,也让所有人看到了他对演艺事业的敬业与热忱。 从欣赏到创作,萧庭生是孙淳的人生理想 随着《琅琊榜之风起长林》的热播,孙淳饰演的长林王萧庭生圈粉无数,实际上他曾因档期和身体的原因,差点与其擦肩而过。但孔笙导演诚意如斯,为了等他特意推迟了萧庭生这个人物的开拍时间。据说在刚拿到《琅琊榜之风起长林》的剧本时,孙淳就一直坐着看完了50集,且多次在采访中表示,非常欣赏长林王的深明大义,因为在面对富贵荣华、权利欲望之时,长林王依然保持着清醒的认识,秉持着忠肝义胆的家国情怀,实在是一个完美的理想型人物,令人非常钦佩。 孙淳并不“高产”的原因,正在于他是一位对剧本、角色和团队都有很高要求的演员。长林王萧庭生真切打动了孙淳,让他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塑造角色。在进剧组之初,孙淳不仅多次向导演强调自己非常喜欢这个角色,更在拍摄过程中提出了很多有益建议以丰富人物情感。如:手捂胸口以示悲痛、挺直背脊以现风骨等等,而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不仅网友大赞长林王坚毅清雅、至情至性,孔笙导演看了也对孙淳由衷竖起大拇指:不愧是专业! 此外,为了能够更好地贴近人物状态,孙淳在拍摄后期即长林王病重的戏份前,奋力减重20斤。在最新播出的长林王携子朝堂对峙及之后的剧情中,观众可以看到萧庭生体型消瘦,以及那种人到暮年的身体虚弱和憔悴感。虽已是演艺圈中的资深实力派,但孙淳仍然保持着初入行时对演艺事业的热情,甘愿为自己喜爱的角色“牺牲”,这在如今浮躁的影视圈中实属难得。 袁世凯的权谋狡诈,萧庭生的忠肝义胆,除了演活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之外,孙淳还成功塑造了许多经典的荧幕形象,如《人间正道是沧桑》里坚定的革命殉道者瞿恩,《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里帅气中带点坏坏的宋二爷,《好想好想谈恋爱》里魅力无穷又成熟风趣的伍岳峰......每一次塑造角色,孙淳都心无旁骛全身心地去投入,力求达到身、心、意合一的境界。或许眼前的角色与自己无论外形、性格甚至价值观都有所不同,但他仍然尽善尽美地赋予每一个角色鲜活的生命力,用“一戏一格,千戏千面”来形容孙淳,再恰当不过了。 《琅琊榜之风起长林》仍在不断更新,长林王萧庭生及长林王府上下最终将走向何种命运?让我们继续关注之后的剧情。也期待着孙淳,这位始终怀有一颗赤子之心的表演艺术家,为我们带来更多有态度的好作品。 |